胆结石咨询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给103岁的老太太做这个手术,好比针尖上 [复制链接]

1#
白癜风专业治疗 https://myyk.familydoctor.com.cn/2831/newslist_8_1.html

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陈栋通讯员周伟

在医生看来,给高龄老人做手术如同走雷区,老人身体素质往往比较差,毫厘之差,就可能导致严重后果。台州市*岩区有一位长寿老太太,前阵子因胆结石堵塞胆总管,引发感染高烧,必须通过手术取出结石。碍于老太太的身体状况,医院都不敢接这台手术。

关键时刻,医院消化内科决定冒这个风险,主任盛显仓和他的团队通力合作,最终顺利完成这台被认为“难以成功”的手术。

谷雪妹(化名)老太今年岁了,是*岩地区颇有名气的长寿老人,这把高龄了,却依然腿脚稳健,除了有点眼花外,身体非常健康,平日生活都能自理。

前些天,谷老太突然病倒了。谷老太觉得自己出现不明原因的上腹饱胀,尤其是吃了东西后症状会加剧,很快,谷老太还发起了高烧,体温一度高达39度。家人很紧张,给老人喂了消炎和退烧药,但都没有效果。

家人医院检查,很快查出病因,谷老太患上了急性胆管炎,罪魁祸首是两枚直径12毫米的结石堵塞了胆总管,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症状。

这种病灶,尽快动手术取石是唯一方法,否则反复感染发热可能会导致老人休克,后果不堪设想。但如何取石,却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。外科手术取石,需要开刀,需要全麻,这对于一名百岁老人来说,意味着巨大的风险,医生们都不敢接这台高难度的手术。

家人急坏了,这边找不到医生敢做手术,这边老太太病情每况愈下。

家人辗转找到了医院求助。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盛显仓接下了这棘手的手术。

等具体分析出来,这台手术的风险还是让在场医生都倒吸了一口凉气。

按照往常的处理手法,患者需要接受全身麻醉,然后在腹部开口进去手术取出结石。但是谷老太的身体状况及年龄,是没办法接受全麻处理的。“不全身麻醉也不是不能做,只能通过谷老太的嘴巴里进入,避免在体外开口。”盛显仓介绍道,这种手术方式,不用开刀,微创操作,而且不用全麻,手术过程中只需要使用少量镇痛和镇静药物即可,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对谷老太的创伤和麻醉风险。

使用的工具十二指肠镜,盛显仓把它从谷老太的嘴巴里伸进去,经过食道到达胃部。谷老太的胃在以前接受过胃部大部切除术,肠镜通过胃部时,要从变形的狭小胃部空间里游走,难度很大。手术做到这一步时,盛显仓的额头上已经满是汗珠。

好不容易成功突破胃部,肠镜又经过十二指肠,最终才到达胆总管的位置,然而风险就在眼前。“这里位置本来就很小,加上胆总管这里能够动刀子的位置只有几毫米,周边都是丰富的血管等精密部件,动刀子稍有毫厘之差,都可能引发大出血,甚至会肠穿孔。”

当时的处境真的好像在针尖上做“道场”。

1个小时后,手术终于顺利完成。

医生在谷老太的胆囊总管处切开一个5毫米的小口子,然后运用扩张器将开口扩大,最终用类似渔网一样的东西,将两个堵塞总管的结石从里头“网”出来。“取出的结石没必要再穿过整个消化道从嘴里取出来,而是直接丢进消化道,然后顺着排便排出体外。”

盛显仓告诉记者,他在谷老太身上用的是一种叫ERCP的技术,通过给胰胆管造影的方法准确定位病灶,是目前公认的诊断胰胆管疾病的最有效方法。“由于不用开刀、创伤小,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,深受患者欢迎。”

术后6天,谷老太就已经恢复如初,在家人的陪同下,于9月12日顺利出院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