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湾扶植*工业 自行研发扫雷艇与无人机
全球鹰无人机
台湾当局2008年度*费开支达3495亿新台币(约合874亿元人民币),数额达到历史之最。为平息岛内民众“有钱买枪炮,没钱买面包”的斥责,台湾国防部解释将多数经费花在自主防卫工程上,不会拿太多的钱向外国购买。台湾*方已经列出了一系列的制造计划,要在岛内建造6艘猎雷艇以及自行研发无人机。
要“自造”新艇反水雷
《参考消息》报道,台湾海*编列400-500亿元新台币(约合100-125亿元人民币)的预算来采购8艘猎雷艇,其中6艘要在台湾岛内建造。台湾海*参谋长陈永康日前承认,会有6艘猎雷艇在台湾制造,至于是谁来建造则无可奉告。
据悉,该项目将采用引进海外技术,岛内生产的方式。国民*籍立委郑丽文透露,这单生意十有八九会交给亲绿色彩浓厚的私营庆富造船厂,前不久法国DCN造船局副总裁还专程参观了庆富造船厂,目的就是为了促成这个项目。
台*装备整建体系的核心就是如何反制大陆解放*的“打、登、封”行动(即“打导弹”、“两栖登陆”、“潜艇水雷封锁”),其中台*自认为最差劲的部分就是反水雷反潜能力。
目前台湾海*只有一支第192扫/布雷舰队(母港为左营),能够遂行任务的只有4艘“进取”级远洋扫雷舰和4艘“永丰”级猎雷艇,前者是美国转让的二手船,船龄已有半个世纪,后者则是台湾当局以“中国石油公司”名义从德国购买的“多功能近岸船”,返台后才安装了反水雷器材。
台湾海*官校强调,论反水雷特别是类似台湾四周水域的浅海区反水雷作战技巧,美国不如欧洲和日本,尤其是法国和德国技术堪称顶尖。台湾海*高层大多持这种观点,这也刺激了他们谋求法国技术援助的热情。就现况而言,台湾最希望得到的反水雷舰艇无疑是法国与荷兰、比利时联合研制的“三伙伴”级猎雷艇,该艇虽然诞生近30年,但依然宝刀不老。对付各种沉底水雷和锚雷颇为有效。台*方认为,猎雷艇不属于攻击性武器,较容易采购并引进技术“自行生产”。
研发无人机针对大陆
台湾成功大学航空太空工程学系的无人机与微卫星研究团队,继16公里航程“天鹅”号无人机之后,另一架拥有大约150公里航程的“黑面琵鹭”号无人机将于4月初问世,成为台湾无人飞机研发的新“里程碑”。
据透露,“黑面琵鹭”号拥有视距外自主飞行以及地面目标追踪、影像回传等先进性能,且具备更低油耗与更高酬载能力的特性,能够进行更长程、长时间的视距外飞行。如果把“黑面琵鹭”部署在澎湖甚至金门,就可以对大陆福建沿海地区的动向进行密切监视。
按照国际*事界的一般理解,台湾的无人机总水平较低,起步较晚,种类有限。台湾的无人机发展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,与台湾的多数*事装备一样,这个无人机计划也是从外界采购开始的,但一直未能如愿。
无人机技术是巡航导弹技术的基础,无人机在飞行控制、地形识别、卫星导航等方面的技术可以直接用于巡航导弹的研制。这也就不难理解台湾当局为何迫不及待地发展无人机了。一旦无人机在台湾成*,将对两岸目前的*事态势产生不利影响。一方面台*可能利用无人机技术,开发新的远程巡航导弹;另一方面会加强台*在两岸电子侦察和情报中的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