胆结石咨询

首页 » 常识 » 预防 » 6旬大叔画了几十年的家谱轴子,又叫老爷
TUhjnbcbe - 2025/2/8 18:05:00

记载家谱的卷轴叫家谱轴子,在中原又叫“老爷老奶”,很多地方称之为“爷婆”。记得小时候在过年的时候,每年的大年三十和初一,奶奶都会从柜子里拿出看起来已经发黄很有历史感的“爷婆”挂起来,摆上供品,然后让我们叩拜。表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,据奶奶讲,家里的家谱轴子是在“破四旧”期间藏了起来在得以保存至今。前几日在外出采风期间有幸遇到了一位大叔正在家制作家谱轴子,一起看看家谱轴子是怎么制作的。

我们在河南渑池的段村乡采风的时候,路过一家老宅子,透过开启的大门刚好看到了一位62岁的民间艺人在家制作家谱轴子,这里地处大山,民风淳朴,很多民居还是明清时期的老房子。

进入院子里,院子里布满了青苔。这里的房屋都是三合院大门朝南,主房坐北朝南,高于偏房2到3个台阶,大多为2层带阁楼。而东西偏房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,简单的一层,房顶按流水方向有2坡的,但大多是一坡的。

据住在这里的主人介绍:三合院就是四合院的一种特例,古代老百姓很多就住三合院,因为南房在富人家经常用到,主要起佣人起居和会客使用。普通老百姓没有这需求,所以就把南房舍弃,形成了独特的三合院。

在正房的客厅门口,看到了这位正在绘制家谱轴子的大叔,没有专门的工作台,2把椅子支起一个木板就是工作台,大叔姓赵,今年62岁,由于自小受上一辈人的影像,酷爱美术书法,在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独立在附近村子上门制作家谱轴子,那时候绘制好一个价格是15-20元左右。通常也就是一天多时间。

大叔说制作的工艺也不算复杂,只是对书法和绘画功底要求比较高,尤其是书法,因为这个做好以后要传承好几代人,所以主人对上面的字都还是比较挑剔的。

绘制的材料也是多种,有纸质的,有布的,好点的还有丝绸的,以前人买不起布的,都用的绵纸。后来条件好了都是用布的,今天在做的就是棉布的,先用胶水和滑石粉糊在布上,糊的薄厚是关键,薄了不起作用,厚了卷不起来。糊好以后晾干就可以绘制了。

绘制的颜料也很简单,就是普通的国画颜料和常用的墨汁,最费时间的就是打格勾线条,因为普通的墨水颜料容易氧化褪色,所有的线条都是用很细的狼毫毛笔蘸墨汁画出来的。这样即使很多年以后上面的颜料褪色,墨汁的颜色也不会褪掉。

大叔点起一支烟把我们让进屋子里,客厅的柜子上的两首诗是大叔前几年书写的,我们夸奖大叔的字写得好,大叔谦虚的说自己的书法没有经过太好的老师指点,只是少年时候喜欢写,所以附近的乡亲们认可自己的字写的好罢了。

来到大叔的卧室,大叔说父亲去世得早,母亲今年已经82岁了,前些年在县城买了房子,孩子们也在县城做生意,自己和老伴平时也住在县城,偶尔去孩子店里帮帮忙,主要任务是和老伴招呼孙子和老娘,自己平时只有收种时候回来小住几天,这几天下雨回来看看老房子,刚好村子里还有点事,就多住了几天,这个活是在从里施工的一个司机给自己定制的,所以凑下雨天把这个赶制出来。

大叔说这从柜子里拿出了自己30多年前给自己家绘制的一杆家谱,并打开让我们看,虽然历经30多年,上面的绘画和自己依然清晰可见,只是颜色有些发黄,比今天绘制的更加复杂精细。

现在绘制一杆家谱轴子的价格是多元,整工夫做要近2天时间,成本可以忽略不计,算下来也不赚钱,如果按照自己刚开打开的家谱做的话,需要3天时间,算下来根本不赚钱,还有就是现在的印刷品更漂亮好看,不褪色也更便于保存,只有村里的老一辈乡亲们觉得手工绘制的怀旧,所以还是有人找自己做,但是比起以前已经少多了。

说着话大叔开始书写两边的对联:万里黄河只一源,千林翠柏无二本。意思就是不管黄河流经多源,只有一个源头,不管树有多大都是一个根,家里不管有多少人都是一个根、一个源头、一个祖先。自己年龄也慢慢大了,眼睛也大不如从前,再过几年这门手艺估计就要从我这里断了。

一杆家谱在思想内容上反映了人们对血缘关系的高度重视,显示出明确的宗法伦理观念对逝去先祖的隆重祭祀和顶礼膜拜,正是反映了人们的这种观念。另外,人们在这种祭祀过程中,除了表达对祖先和先辈的尊敬与怀念之情外,更在于他们相信:敬奉逝去的家人,他们的灵魂就能够保佑其后人人丁兴旺、家族昌盛。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。若喜欢这个图集,欢迎转发!

1
查看完整版本: 6旬大叔画了几十年的家谱轴子,又叫老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