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网络上流传着一段视频,声称“面粉中含有滑石粉、增白剂等多种添加剂,让人细思极恐”。视频中还展示了一些所谓的“实验”和“证据”,试图证明面粉中掺杂了非食用物质。这一说法引发了不少网友的担忧和质疑。面粉中真的有那么多“黑料”吗?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抽检结果又是怎样的呢?
首先,我们来看看视频中所谓的“实验”和“证据”。视频中,一位标注为“**老师”的主播说:“面粉中含有增白剂、滑石粉、甲醛次硫酸氢钠(吊白块)、硼砂、偶氮甲酰胺等多种添加剂,让人细思极恐。”然后,他拿出了几种试剂和仪器,对面粉进行了一系列的操作,试图证明自己的说法。
例如,他用火柴点燃了一小撮面粉,声称这是因为面粉中含有甲醛次硫酸氢钠(吊白块),这是一种易燃物质。然而,事实上,任何含有淀粉的物质都可以被点燃,这是因为淀粉在高温下会发生水解和焦化反应,并释放出可燃气体。这与面粉是否含有吊白块没有任何关系。
又例如,他用硼酸溶液浸泡了一块面包,并称之为“硼砂泡出黄金鲍”。他说:“硼砂是一种增稠剂,可以让面包变得松软蓬松。”然而,事实上,硼砂并不是食品添加剂,而是一种工业用品,被列为禁止在食品中使用的非食用物质。而且,硼酸溶液并不能让面包变得松软蓬松,而是会使面包变得湿润黏稠,并释放出有毒的气体。
再例如,他用碘液滴在了一些面条上,并称之为“滑石粉检测法”。他说:“滑石粉是一种矿物质,可以让面条变得光滑不粘,但是对人体有害。如果面条中含有滑石粉,碘液会变成蓝色。”然而,事实上,碘液检测的是淀粉,而不是滑石粉。淀粉是面粉的主要成分,也是面条的主要成分。如果面条中不含有淀粉,那么面条就不可能成型。而且,滑石粉并不会和碘液发生反应,也不会改变碘液的颜色。
以上种种“实验”和“证据”,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,甚至是违反常识的。这些操作既不能证明面粉中含有滑石粉、增白剂等添加剂,也不能证明这些添加剂对人体有害。相反,这些操作可能会造成误导和恐慌,甚至会危害人体健康。
那么,面粉中到底有没有添加剂呢?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抽检结果又是怎样的呢?
根据国家标准《小麦粉》(GB/T-)5规定:“食用小麦粉的原料只能包括小麦和水,除此之外不许添加其他任何辅料(如淀粉)和食品添加剂(如酶制剂、增稠剂、乳化剂、还原剂等)。”该标准是目前执行最广泛的小麦粉标准,也是各类小麦粉生产的“底线”和“基准”,于年1月1日正式实施。
也就是说,年1月1日以后上市的小麦粉,无论品质如何,原料应该只含小麦和水,不含任何添加剂。
那么,市场上的小麦粉质量又如何呢?
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抽检公布结果查询系统显示,有关“小麦粉”的合格产品有条,不合格产品仅53条,而这53批次不合格产品的主要问题是霉菌毒素超标,与添加剂无关。
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抽检公布结果查询系统中搜索“小麦粉”,结果显示,合格产品有条,不合格产品仅有53条。不合格产品的主要问题是霉菌毒素超标,与添加剂无关。
以上种种显示,“小麦粉含滑石粉、增白剂”的骇人说法站不住脚,纯属谣言。
当然,消费者应当从正规渠道购买小麦粉,并注意查看产品信息和包装完整度。其中,包装袋上的标签内容应包含配料表、净含量和规格、生产者和(或)经销者的名称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、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、产品标准代号等信息。如果发现信息不全或包装破损,不建议购买。
近日,网络上流传着“面粉中含有滑石粉”的说法,传言称:“平度良金面粉厂的面粉中掺有滑石粉”,并有文字和图片为证。记者查阅相关报道发现,这起事件实际上发生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