胆结石咨询

首页 » 常识 » 问答 » 我,80后独生子女,上有4老下有2小,每
TUhjnbcbe - 2025/2/18 17:27:00
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方法 https://m.39.net/disease/a_p1msy52.html

米粒妈

去年底,米粒妈一个朋友跟我吐槽,说疫情两年,浪费了好多年假,以前他们夫妻一年十几天的年假,加上各种项目假、调休,够旅行好多次了。

我说你可以国内游啊!

朋友说,每次刚一计划好,订好机票酒店,就有疫情冒头,想想觉得挺没劲的,旅行是为了放松,现在变得紧张兮兮,跟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似的。

走之前怕出不去,出去了更怕回不来。去哪儿还得背着电脑,以防就地隔离。

年假还有用不完的?一看就是没经受过生活的“毒打”,一个养娃+一个养老,妥妥的“销假双雄”啊。

我这个朋友,夫妻俩丁克,“铁丁”那种,双方父母劝了十来年,也是劝不动了,主动放弃了,各自在老家过着“不用给儿女带孩子”的令人艳羡的老年生活。

不过,这才不到一年,朋友家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起因是,他们夫妻俩疫情期间闲来无事,要了个娃(这个理由。。。呃,反正朋友是这么跟我说的)

孕初期,医生说朋友是高龄产妇,又有先兆流产的迹象,尽量在家稳一稳,朋友父母知道后,第一时间赶来北京照顾女儿。

朋友这边刚稳住,5月份的时候,她父亲就突发脑溢血,医院。

当时她老公因为疫情被困在了外地,第一时间赶不回来,只能怀着孕的朋友医院,好在老人很快度过了危险期。

出院后,老两口商量着,想回老家养病,朋友当时怀孕中期,比较稳定了,其实没什么大问题。

谁成想,糟心事儿都赶一块儿了——回老家前两天,朋友妈妈洗澡摔了一跤,骨裂了。。。

医院后,医院急诊门口大哭了一场。

她和老公都是独生子女,一路成长顺风顺水,人生大事不外乎升学、就业、结婚,没遇过什么挫折,也没经历过什么难事儿。

之前父母身体都很硬朗,他们也没有孩子,各自过着安定幸福、逍遥自在的生活。

结果半年时间,一下子迈入“上有老下有小”的人生新阶段,确实一时间难以消化。

父母回老家是没戏了,当时北京疫情还没消停,老家政策是俩人回去得隔离,一个脑溢血病人+一个骨裂患者,咋隔离?

朋友就在同小区给父母租了个两居室,找了个护工照顾骨裂的妈妈,又配了个钟点工阿姨给做做饭。

朋友的公婆本想来北京帮把手,但因为婆婆老家当时也有小范围疫情,火车票、机票都买不到

公婆确实是心疼他们,尤其朋友还怀着孕,朋友老公又经常出差,俩老人更不放心了。

他们老两口偷偷去了没有疫情的隔壁市,住了一周酒店,健康宝“洗白”之后,顺利进京了。

四个老人+两个成人+一个肚子里的小胎儿,磕磕绊绊,相互扶持,算是度过了难关。

上个月,朋友顺利生下了女宝,朋友父母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,看到孩子出生后,也回了老家,公公、婆婆在北京帮忙,两家人商定双方轮流带娃,半年一换班。

前几天,朋友说,她婆婆胆结石已经很大了,最近总是疼,强忍着呢,不想给他们添麻烦。

但老人的病不能拖,挂号、看诊、排号、住院、手术……又是一顿操作,全套流程朋友已经门儿清了。

朋友老公今年的年假、陪产假、项目假、调休显然已经不够使了。

作为过来人,我再清楚不过了,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,唯一不变的就是每天都可能有新的变数。

前几年,米粒姥姥不幸得了甲状腺癌,回忆起从发现癌症,到寻找治疗方案,再到治疗,最后痊愈的过程,简直惊心动魄,这样的经历,连回忆都是一种折磨。

那段时间,我每一天都失眠,心里不踏实。

好在,米粒爸求助了很多医生朋友,然后凭借他超强的研究能力,把美国梅奥诊所(医院)、JHU诊所(美国第一的医学院)、美国癌症协会、WebMD等查了个遍,很快得出了最优治疗方案。

经过手术和放疗,米粒姥姥已经痊愈,现在非常健康。

米粒姥姥生病那段时间,她自己承受着巨大压力的同时,还在心疼我。

看我和米医院、做检查,米粒姥姥就感慨,说我这一病,给你俩也累瘦了,要是家里有两三个孩子,还能轮流着奔波,关键时刻还能替把手,不用可着你们俩折腾

真的很庆幸米粒爸是个靠得住的队友,网上不是有个段子么,“结婚十年,我和老公结拜为异姓兄妹”,关键时刻,还好有这个靠谱“兄弟”陪我一起分担压力

但我也知道,不是所有人都这么幸运。

同事说,前段时间,他们小区业主群里,一个邻居发了几张老人照片,说是她75岁的爸爸,走失了。

庆幸的是,当晚找到了,在附近的超市,超市晚上清场的时候发现了他,老人脖子上挂着小区的出入证,这才联系上家属。

同事隔壁邻居跟这家人认识,所以同事后来也陆陆续续听说了一些这家人的故事。

男主人外派出国,疫情这几年就没回来过,家里俩男孩,一个刚小升初,一个刚幼升小,姥姥姥爷跟他们同住,走失的就是孩子的姥爷,上半年刚诊断出阿尔兹海默症,姥姥早年中风,这两年身体一天不如一天,已经不能自己下楼,活动范围仅限家里。

之前女主人还上着班,两年前换了份家附近的工作,上半年姥爷被确诊患上阿尔兹海默症之后,她辞职了。

同事邻居说,去年婆婆得乳腺癌来北京手术、化疗,也都是她一路陪着,忙前忙后。

作为独生子女,上面4个老人,下面2个孩子,肩上扛着、背上背着、头上顶着、怀里抱着……尽力保护好每一个家人,每天在养老和鸡娃中挣扎。

太难了。人到中年,为自己活,是太奢侈的事。

你们发现没?现在,年纪大点的老人医院的,各种机器操作,报到、扫码、取号、看诊、结账,疫情这几年,健康码、行程码、流调码……说实话,很多老人甚至不会用自己的手机截屏。

前几天同事妈妈肾结石犯了,需要手术,她陪着老人跑了一次急诊、一次门诊,住院部没有床位,她还要打N个电话过去问。再之后,同事医院,挂号、开单子,同时间排着床位。

接到可以入院的通知后,欢欣雀跃去办理住院,之后是手术、出院、复诊、撤管(拔除引流管)……

用同事的话说,这还只是个再常规不过的小手术呢,这还只是一个老人呢(我另一个同事遭遇过家里三个老人同时生病)……

之前米粒妈写过一篇文章,说这届中年人,特别爱哭,平时神经紧绷着,最后却被一丁点小事整破防了。

很多中年读者给米粒妈留言,真的是大型催泪现场

跟中年人比惨,永远没有胜算。

人到中年,任何时候都得不到生活的豁免权。而孩子和老人又成为了我们生命中最大的软肋,一边负担着孩子的成长,一边担忧着家里老人的健康。

每一天都活得小心翼翼,在职场上可以被“往死里骂”,在生活中却只能躲在无人的角落里痛哭。

最最可怕的是,中年人前面没人可以支撑,后面没人可以依靠。

家里没娃的时候,老人没有跟我们生活在一起,或者生活交集没那么多,总觉得老人身体很好,远远没到“养老”的时候。

但家里一旦有了孩子,老人跟我们在一起生活,也许是精神紧张、压力大,也许是太辛苦、生活不规律,也许是不习惯在异乡生活,也许就是年纪到了,各种小病小痛、大病大痛像车轮似的翻滚着袭来。

坚强如中年人,也有招架不住的时候啊~

中年人的生活,不能细琢磨,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,每天早上醒来,你都不知道等待我们的是惊喜还是意外。

所以啊,一家人,能坐在一起,整整齐齐,就好好感恩,好好相爱吧。

因为这,是我们负重前行的全部意义

个人简介:

米粒妈频道(欢迎
1
查看完整版本: 我,80后独生子女,上有4老下有2小,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