胆结石,又称胆石症,简单点来说就是胆囊内长了结石;结石的存在可是单颗,也可是多发性,大小不一。在我国,云南地区胆结石发病率长期居于全国前列,以致于身边患胆结石的人越来越多,深受胆结石折磨的患者也数不胜数,在这一群体中存在两个普遍现象,要么不把胆结石当回事,要么就是盲目治疗。拖延治疗,成胆囊健康最大短板“很多患者在检查出结石后第一想法不是尽快治疗,而是拖延,盲目相信结石能自愈或结石能通过一些偏方排出。”对于这一现象,医院肝胆外科陈宏主任多次强调:一、胆结石不能自愈;二、偏方不能排石,因为没有排石通道,相反结石不及时取出,可掉落至胆管内,造成胆总管结石或导致肝内胆管结石,加重病情和后期治疗难度。也正是因为大众对如何科学防治胆囊疾病科学知识的缺乏,成为了制约大众胆囊健康最大的短板,造成错误的治疗观念和行为。“胆结石如果得不到及时、有效的治疗,不仅可能导致胆囊丧失功能,还会对患者的心脏、肝脏健康造成严重影响。如果引发胰腺炎的话,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。”陈宏主任指出临床上约70%的胆囊癌的发病与胆结石的长期刺激有关。盲目切胆,多名患者表示后悔“过去做手术就是切胆,这对患者健康造成的伤害甚至还高于结石本身。”陈宏主任表示,这也是在过去,医生往往建议胆结石患者,在结石频繁发作或出现并发症之前,尽量选择保守治疗而非及时手术的原因所在。有很多切胆患者表示切胆后产生后遗症,消化不良也成为切胆患者术后的生活问题。西山区大兴社区的陈女士就表示,她去年7医院切除胆囊后,“现在经常消化不良,都好几个月了,几乎每天都要拉两三次肚子。”对此,陈宏主任指出,大部分患者在切胆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、腹胀腹泻等不良反应。而更严重的问题在于,由于胆囊的缺失,还会导致胆总管结石和结肠癌的发病风险显著升高。“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,切除胆囊造成的胆管损伤仍旧无法避免。虽然几率很低,但遭遇之后就会对患者一辈子的生活都造成极大的影响,严重的还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。”陈宏主任对此深表痛心。对于胆结石,陈宏主任表示积极防治很有必要;随着近年来微创保胆取石技术的完善成熟,胆结石患者在出现症状和并发症之前,就应积极寻求医学的前期介入,避免结石对胆囊正常的生理功能,以及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,将结石的危害扼杀在摇篮中,最大限度保护患者胆囊,避免患者遭遇切胆之厄,成为保护大众健康的一道坚实护盾。
喜欢就点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