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
大家好,我是浪浪,人称保险蔡徐坤。
包括我在内,现在的年轻人,是越来越怕体检了。
每次我去体检,就跟准备要进屠宰场一样,坐立不安。主要是,我不知道自己会是人,还是那只不幸的猪。
这种心情你懂吗?就是感觉你手里捧着一个废弃的炸弹,虽然理论上,这个炸弹不爆的可能性是99%,但是只要发生那1%,你就会变成艺术。
而且,根据=福报定律,平时有多努力,体检报告就多刺激。你永远猜不到两百元的体检套餐,能检查出多少个异常来。
说出来我都怕你爱上体检,太划算了。
由于我活得还算努力,所以我挺怕体检的,这也导致了,每逢体检我就胖三斤。
因为半佛老师告诉我,多吃甜食,有助于减缓焦虑。
后来我再看到半佛老师的时候,我难以想象他承受了多少焦虑,可能起码有半吨。
心疼得我,只想拿起酒樽吨吨吨。
不过仔细想,我们体检的时候,到底在怕什么?
是怕知道自己不健康吗?这有什么好怕的,现在20多岁的年轻人,要是有20多岁的身体,那才不正常。
是怕体检本身吗?这更没啥好怕的,每次体检,我都会被医生全身上下摸一遍,而且,他还会帮我检查前列腺,如果不考虑到要付费,我甚至会觉得很爽。
那怕什么?怕,癌症。
几乎没有人,谈癌不色变。这种致死率极高的疾病,实在太不讲道理了,令人防不胜防。
其他大病在发生之前,基本都有端倪,就算是心源性猝死,也会有胸闷、心绞痛的前兆。
但是,癌症就像羞答答的玫瑰一样,静悄悄的开,即使你健壮如牛、夜猛如虎,也有可能会患上癌症,而且如果不去检查,你很难猜得到。
比如你平时总觉得自己肠胃不好,容易消化不良,时不时腹部胀痛,你以为这只是普通的肠胃炎,但我要告诉你,这其实也是胃癌的症状。
所以说真的,虽然不提倡过度医疗,但是该查的时候,也不要拖。
毕竟你不会想要跟癌症拍拖。
2
作为保险界的时长两年半,我对癌症的高发率,深有感触。
在所有重大疾病里,癌症的发病率是最高的,近年来,各大保险公司的理赔报告显示,有70%左右的重疾险理赔案件,出险原因均是癌症。
这么说,可能大家的感知还不够强烈,我这里再引用一组19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:
“我国年恶性肿瘤发病约.9万人,死亡约.8万人。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,每分钟就有7.5个人被确诊为癌症。”
结果还显示,近10多年来,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保持约3.9%的增幅,死亡率每年保持2.5%的增幅。
也就是说,癌症会变得越来越常见。
但是,癌症的诱因很复杂,有一部分是可以预防的,也有一部分是不可预防的。
可预防的,主要是避免一些会刺激癌症发生的环境,比如抽烟喝酒、缺少运动,没有膳食纤维摄入,肥胖等等。
可以说,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亚健康,会容易诱发癌症。
是不是有点刺激?
不可预防的癌症诱因,包括有基因、寿命,还有其他未知的原因等。
像《癌症的真相》一书里就提到,癌症已知的最大诱因,其实是寿命。
只要你活得时间足够长,癌症也许会迟到,但基本不会缺席。
但是在今天,癌症绝不是绝症。
大家总觉得癌症很可怕,但实际上,如果能在早期的时候发现,其实很多癌症的治愈率都在90%以上。
比如肺癌,早期有90%以上的治愈率,但是到了中期,就会下降到15%以内,到了晚期,治愈的可能性就几乎为0了。
不过,随着肿瘤医学的进步,除了极个别癌症外,大部分癌症都有可能通过长期服用药物,实现带瘤生存,把癌症控制成一种类似高血压的慢病。
而且,这种疗法,应该会逐渐成为中晚期癌症治疗方案的主流。
典型的例子,就是《我不是药神》里提到的“慢粒白血病”患者,他们其中的大部分人,可以通过持续服用格列卫,来实现长期带病生存。
所以说到底,癌症虽然可怕,但比癌症更可怕的有两点,一是发现得晚,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;二是没钱接受最先进的医疗手段,生存几率降低了。
第二点很好解决,配置好保险,基本上问题不大。比如现在很多百万医疗险,都支持报销的“质子重离子”医疗,就是一种针对实体性早中期癌症,治愈率高达86%的先进治疗技术。
但是,“发现得晚”这个问题就很严重,目前我大天朝的癌症平均生存率之所以低,很大原因是病人在确诊为癌症的时候,就已经是晚期了,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。
这也是很多患者家属,心底最深的痛,明明如果早半年发现,结局可能就完全不一样。
或许,在抗癌这件事上,生命就是在跟时间赛跑。
你错过了几个月的治疗时间,失去的,也许就是生命中的几十年。
3
事实上,有很多癌症晚期的患者,他们并非不体检。
相反,他们中有部分人甚至年年参加体检,就是没检查出什么异常来。
直到某段时间,他们觉得身体一直不太舒服,医院一看,才知道是癌症,而且是晚期。
这可能就是命运弄人,为什么年年参加体检,却还是被宣判了死刑?
之所以会酿成这样的悲剧,根本原因,还是绝大部分人对于体检的认知,错了。
一、体检不等于是癌症筛查
可能你还不知道,你每年参加的单位体检,能起到的癌症筛查作用,也许还没有你的自我感觉靠谱。
因为大部分单位给员工提供的,都是常规体检套餐。
通常,常规体检会包含3个类别的检查:
专科检查:内科、外科、妇科、耳鼻喉科、眼科、口腔科;
影像学检查:心电图、X光片、B超等;
化验检查:血糖、血脂、血常规、尿常规等。
这些检查项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就是“基础”,只能起到一个大概的初级筛选的作用,通常能查出来的,都不是病,最多算亚健康。
比如某个指标异常,有甲状腺结节、乳腺结节等等。
而且,常规的体检套餐,目的在于全面性,主要针对的,也是像高血压、高血脂等等,这种亚健康的情况。
实际上,常规体检,对于筛查癌症的帮助很少,有很多种高发的癌症,这些体检项目根本就查出不来。
比如常见的肺癌,X光片查出早期肺癌的概率只有0~15%,非常低。主要是因为,肺部有43%面积跟心脏、纵隔等组织重叠,光看胸片很容易漏诊。
胃癌也是一样,筛查早期胃癌最有效的方式是做胃镜,然而常规的体检套餐,对于胃部的检查,最多就是查一下有没有感染“幽门螺杆菌”。
所以,常规体检虽然有必要,但是极容易漏查癌症,不能作为癌症筛查手段。
想正规检查身体,还是得深入。
二、很多人做的体检,真的算是体检吗?
基本上,单位组织的体检,都是跟私立体检机构合作的。
医院呢?公司会告诉你,医院人多,拥挤,而且服务差,不如体检机构的服务好。
关于这个说辞,我其实一直搞不懂,难道体检的精髓,是护士姐姐提供的服务?
那为什么之前给我检查身体的,都是男医生,难道是我没充钱吗?
但另一方面,搞笑的是,很多公司在员工入职的时候,务必要求员工提供“医院”的体检报告,私立体检机构的不认,为什么?
HR这时候会说,医院的体检报告才具有权威性。
是不是很矛盾?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,无非就是很多私立体检机构的套餐更便宜,公司如果集体采购,可以获得一个低到你难以想象的价格。
比如同样的常规体检套餐,医院做,动辄一千元起,但是如果跟体检机构采购,可能价格不到元,这样就能大量缩减成本。
你以为公司让你去体检,是福利,其实在公司眼里,你去体检,是成本。
因为你并非不可替代,公司没那么在乎你的生死。
不过,便宜不等于差,体检机构也不等于不好。
毕竟也有一些高端的体检机构,确实医资和设备都很专业。
但是,有很多国内的体检机构,提供的体检服务非常儿戏,就跟走个过场一样敷衍。
最关键的是,你都不知道他们给出的体检结果,到底有没有保障。
我不信任体检机构是有原因,首先,体检机构是一个市场行为,而不是医疗行为。
市场行为